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据统计,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然而,BG体育也应该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种质上还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在农业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是提升农业产能、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BG体育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速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聚集着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陕西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和促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为陕西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证。“十四五”期间,陕西将加快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陕西将打通种子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逐步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提升种业产业化水平,稳住国家的“粮袋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值此新春之际,本报特刊发“杂交油菜之父”李殿荣、航天育种专家郭锐、鲜食玉米育种专家窦秉德3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近期科研进展及新春心愿,以飨读者。